當前位置:首頁 » 送禮場合 » 沒滿月嬰兒體溫384度

沒滿月嬰兒體溫384度

發布時間: 2023-02-08 06:24:19

1、嬰兒多少度才是發燒

在我們生活中想必父母們都會比較擔心嬰兒體溫的變化,那麼大家知道嬰兒體溫多少算發燒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正常的腋窩溫度為36到37.4度,寶寶的體溫波動、感染和運動等因素都會使寶寶的體溫變化。如果嬰兒在攝氏38.5度的高燒,建議只使用物理降溫方法,如果在38.5攝氏度以上,父母給寶寶服用退燒葯的最佳時間。

若寶寶此時在3個月以內,應將寶寶送院檢查治療。腋溫就是我們平常提及的體溫,大於37.5度屬發熱;大於38.5度應服退熱葯。

新生兒體溫稍高於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例如,在晚上,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要高;寶寶吃,哭了,運動後的溫度也會暫時增加;如果太厚的衣服,房間溫度較高,寶寶的體溫會上升。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嬰兒正常體溫范圍

口腔體溫范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范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其中,低熱是指溫度波動在38攝氏度左右,高溫時,溫度在39攝氏度以上。連續2周以上發熱為長期發熱。

嬰兒發燒的病因

發燒不是病,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徵兆,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

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

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以下列舉些能引起發燒的疾病。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3、幼兒急疹(玫瑰疹)

典型的症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並發症,爸媽不用擔心。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爸媽要另外做判斷。

發熱是一種症狀,多由感染,常見由病毒感染所致。退燒葯只針對高熱,可促使身體暫時降溫,是一種治表的方法。服用退燒葯的目的是避免熱性驚厥和降低因高熱引起的身體高代謝狀態。

所以,高熱時(大於38.5℃)使用退燒葯,會有數小時後體溫再次升高的現象。也就是媽媽們常說的,為什麼我寶寶發燒吃退燒葯過幾小時又發燒了,為什麼會反復發燒的病因。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發燒一般多會持續3-5天。

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發燒

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布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發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種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

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回家吃了醫生開的退燒葯,等孩子又燒起來,就又不放心,立刻再來醫院,問為什麼吃了葯,還發燒,甚至要求醫生給寶寶開退燒針、開抗生素,認為這樣效果快。殊不知這樣只會延誤醫生准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無法對症下葯。還容易造成過度治療。

這些因素會影響寶寶的體溫

和大人一樣,寶寶的體溫並不是不變的,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寶寶的體溫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洗澡、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寶寶的體溫也會有所升高。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寶寶的精神狀況良好,並且沒有其它疾病症狀和體征,通常不用考慮是生病了。

如何選擇體溫計

給寶寶量體溫,安全和准確最重要,因此選擇一款適合的體溫計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體溫計主要有水銀、電子、紅外線等幾種類型,家長該如何選擇?

1、玻璃水銀體溫計

我們平常使用最多的,也是最傳統的就是玻璃水銀體溫計。有專家表示,玻璃水銀體溫計是測量最准確的。玻璃水銀體溫計既可以測腋下體溫,也可以用來測量口腔和直腸內的溫度,如果是用來測量口腔或直腸溫度,要做到給孩子專表專用,且使用前後要用酒精消毒。

2、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使用非常方便,但需要經常進行校準。建議家長掌握好用這種體溫計量出的基礎體溫,比如,寶寶的正常體溫是36.5℃,但用電子體溫計基礎體溫變成了37℃,那麼只要寶寶不超過這個溫度就是正常的。

3、紅外線體溫儀

紅外線體溫計有耳溫儀和額溫儀兩種。紅外線耳溫儀與電子體溫計類似,只不過測量的是耳道溫度,超過37攝氏度算發燒。額溫儀是測量額頭的溫度,從理論上來說,也是超過37攝氏度算發燒,但額頭溫度受周圍環境溫度影響很大,比如冬天剛從外面回來,測額頭的溫度肯定很低,夏天剛在陽光下做完運動,額溫肯定會比較高。

4、額頭體溫貼

額頭體溫貼屬於化學標點測溫計,直接貼在寶寶額頭上,1分鍾左右就能通過顏色變化顯示出體溫變化。但這種體溫計不能顯示准確溫度,只能提供一個大概范圍。

育兒提醒,正確地給寶寶測量體溫,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時間點,然後選擇合適的體溫計,再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體溫有一點點高,家長不要過於緊張,可採用物理方式降溫,過1-2個小時再次測量體溫,並且要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有其它相關疾病症狀,如有惡化則應及時就醫。

2、嬰兒的體溫正常值是多少度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下面是我整理的嬰兒的正常體溫,歡迎閱讀。

嬰兒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

在正常情況下,嬰兒的腋下溫度在36-37攝氏度的范圍都屬正常,如果在37.5以上就要帶去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周歲以內嬰兒常表現為體溫過低,一般在35—36℃,這與嬰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完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相對較薄,具有保曖作用的棕色脂肪儲存量少等因素有關。在寒冷季節,嬰兒新陳代謝亢進,產熱增多,同時散熱不斷增加,氧耗量也增多。正常人的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生理情況下,早晨略低,下午或運動和進食後稍高.老年人體溫略低,婦女在經期前或妊娠時略高.

異常體溫要知道

如果家長給寶寶採取保曖措施不得力的話,常可引起體溫過低,甚至體溫不升,維持在28—35℃之間,易致低血糖症,促發新生兒硬腫症;使機體抗病力下降,誘發感冒和肺炎。由於機體遭到寒冷損害,生長發育遲緩,體重不增,嚴重者導致寒冷損傷綜合症、低氧血症和呼吸暫停,增加嬰兒病死率。如果家長用腋下體溫計測量,出現異常溫度,也要考慮發燒的危險。37.4—38℃為低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熱,41℃以上為超高熱。孩子出現低熱,可用物理方法降溫,如用毛巾沾溫開水放在孩子前額上,或用酒精棉球擦拭前額等。體溫較高時可服用護彤沖劑或再欣沖劑,也可用美林滴劑。體溫較高時最好到醫院就醫。

嬰兒體溫的測量方法

1、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乾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37℃。

2、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鍾後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

3、肛測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卧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後,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3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新陳代謝較旺盛,體溫較成年人稍高,在特殊情況下也會出現波動,採用我們給您提出的嬰兒體溫的測量方法,與正常體溫進行比對,一旦偏離了我們給出的正常體溫,出現異常的溫度,爸爸媽媽們就應該考慮就醫治療。

夏天嬰兒體溫多少正常

■ 夏天嬰兒體溫多少正常

醫生回答: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小孩子的體溫跟大人們的體溫是不一樣的,小孩子的體溫一般會比大人們的體溫會高1°C左右,也就是說基礎體溫會在36.9℃~37.5℃之間,高於這個溫度或者是低於這個溫度的都屬於一種病態的反應。

■ 夏天嬰兒最合適的測溫時間

覺察到孩子發熱時,可以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這樣一天測量6次,可以細致、准確地掌握病情。

■ 怎樣給嬰兒測量體溫才准確

根據嬰幼兒的特點,兼顧快速、准確、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為簡易的方式還是建議使用耳溫槍式溫度計。測量前,家長輕輕向外拉直孩子的耳廓,將體溫槍全部阻塞外耳道再開啟測量。如果測量溫度超過38.5℃,就要給孩子服用退熱葯物。

■ 夏天寶寶怕熱怎麼辦

1、充足的睡眠:讓孩子睡在房間最涼爽的地方,但注意不要讓孩子直接吹風或吹電風扇,設有空調的房間,溫度也不要調得過低,以防感冒。不太熱時,要蓋一條枕巾,太熱的話,穿薄衣褲睡就行了;還要掛上小蚊帳,防止蚊子侵襲;常給孩子變換睡的姿勢,以免嬰兒身體某一部位因長時間貼在床上不通風而生痱子。

2、勤洗澡:夏天洗澡,可以幫助孩子調節體溫,還可以使皮膚上汗腺開口不被上皮細胞阻塞,有利於散熱。還能減少和減輕很多嬰兒皮膚病,如新生兒皮炎、新生兒濕疹、尿布皮炎、臀紅等,更能增加孩子的食慾,促進生長發育。因此,一日洗澡1~2次是必要的。洗澡的水溫應在37℃左右。

3、適宜的溫、濕度: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關閉門窗。有空調的家庭,可將嬰兒的房間溫度控制在22℃,如果是早產兒,室溫要提高到24~26℃。室內最佳濕度應為55%~70%。

 

3、嬰兒體溫范圍及注意事項

嬰兒體溫范圍及注意事項

嬰兒體溫范圍及注意事項,嬰兒的體溫是與成年人有所不同的,但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一點。本文主要詳細講述嬰兒體溫范圍及注意事項,希望對想要深入了解相關知識的人們有幫助。

嬰兒體溫范圍及注意事項1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攝氏度~37.5攝氏度。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攝氏度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攝氏度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攝氏度~0.5攝氏度,腋下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攝氏度~0.5攝氏度。

測量體溫時還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1、測量體溫前、後,應清點體溫計總數。手甩體溫計時要用腕部力量,勿觸及他物,以防撞碎。切忌把體溫計放入熱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以防爆裂。

2、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

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

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

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3、病人進食、飲水,或進行蒸汽吸入、面頰冷熱敷等,須隔30分鍾後測口腔溫度;腋窩局部冷熱敷應隔30分鍾再測量腋溫;灌腸、坐浴後須隔30分鍾,方可經直腸測溫。

4、測口溫時,當病人不慎咬破體溫計時,應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損傷唇、舌、口腔、食管及胃腸道的黏膜;口服牛奶或蛋清以延緩汞的吸收;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服大量粗纖維食物(如韭菜等),以加速汞的排出。

5、凡給嬰幼兒、昏迷、危重病人及精神異常者測體溫時,應有專人看護,以免發生意外。

6、如發現體溫與病情不相符合,應守在病人身旁重新測量,必要時可同時測口溫和肛溫作對照。

當家長在觀察嬰兒體溫時,要參照嬰兒體溫范圍的,低燒的情況下可使用物理降溫,適當的可服用葯物退燒,如果嬰兒體溫過高處於高熱情況下,必須使用指定葯物退燒,或是輸水降溫,防止持續高熱,會造成嬰兒感染上其它疾病,還會造成大腦受到損傷,會形成嚴重的並發症,會危害患兒的身體健康。

嬰兒體溫范圍及注意事項2

新生兒體溫稍高於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部分孩子腋溫可能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佔50%,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如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在沒有任何因素的影響下,嬰兒的正常體溫范圍分別是口腔體溫范圍在36.7℃—37.7℃之間;腋窩溫度范圍在36.0℃—37.4℃之間;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嬰兒體溫很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如果媽媽需要給寶寶記錄體溫,就可以選擇在起床後、洗澡前或者傍晚的時候測量。在給寶寶測量體溫時,不能使用口表像大人那樣測量,因為寶寶還很小,不容易配合,故而易發生危險。

4、嬰兒體溫多少算正常?

01

36.5-37.5度

幼兒體溫,體溫也只是保持相對恆定,以口腔所測的溫度為例,絕大多數人的體溫在36.5-37.5度之間波動。由於小孩新陳代謝旺盛,一天之中變化很大,因此獨特的生理性體溫波動常表現為清晨較低,白天略微上升,晚上比較高的特點。

父母對孩子的體溫總是特別在意,而對體溫的波動常感到難以捉摸。他們不明白怎樣的體溫才算發熱?他們更不理解體溫為何會忽上忽下地波動?

其實,就正常小孩而言,即使在安靜狀態下,體溫也只是保持相對恆定。以口腔所測的溫度為例,絕大多數人的體溫在36.5-37.5度之間波動。雖然人的體溫呈明顯晝夜波動的規律,但每天體溫的差別一般不超過1攝氏度。由於小孩新陳代謝旺盛,一天之中變化很大,因此獨特的生理性體溫波動常表現為清晨較低,白天略微上升,晚上比較高的特點。

測量體溫的最好時機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和晚上睡覺前。在喝開水、進食半小時之內,以及劇烈運動後不要量體溫,因為這時候的體溫肯定要偏高。

量體溫的最好時機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和晚上睡覺前。在喝開水、進食半小時之內,以及劇烈運動後不要量體溫,因為這時候的體溫肯定要偏高。體溫根據檢測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口溫、肛溫和腋下溫度。肛溫比口溫高0.3℃,腋下溫度比口溫低0.4℃。而在不同的季節體溫也有不同。如小兒的平均腋下溫度隨季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春、秋、冬季上午是36.6℃,下午為36.9℃。夏季上午為36.9℃,下午為37℃

一般來說,體溫低於36度視為體溫過低。幼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並且皮下脂肪較薄容易散熱,因此很容易出現體溫過低現象。體溫過低的幼兒一般表現出一定的症狀,往往哭聲低微,不肯吃奶,皮膚冰涼,血糖含量過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現腫塊等。體溫過低的幼兒如得不到及時的料理會導致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所以,家長一旦發現自己的寶寶體溫過低,一定要採取措施來提高體溫或尋求醫生的幫助。一般來說,提高體溫有兩種方法,我們應該結合起來使用。

1、注意保暖:室溫不應該低於20度,一定要給寶寶穿厚暖的衣服,應有棉斗笠,最好再在棉斗笠外放置一個或數個熱水袋進行保暖.在給寶寶換衣服時更要特別注意。

2、注意加強營養:適當補充葡萄糖,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強寶寶的抗寒能力,有利於體溫的回升。

如果上述方法不能奏效,寶寶的體溫還是過低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查明體溫過低的原因,並採取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

5、一歲嬰兒體溫多少算正常

由於小寶寶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那麼有寶寶的朋友就想了解了一歲寶寶得體溫多少是正常的呢?大家來跟我了解一下吧。
一般情況下,寶寶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是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部分孩子腋溫可能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佔50%,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如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一歲寶寶的正常體溫范圍是口腔體溫范圍36.7℃-37.7℃之間;腋窩溫度范圍36.0℃-37.4℃之間;直腸溫度范圍36.9℃-37.9℃之間。
小寶寶的體溫一般比大人的高一點是正常的,只要沒有到37.5就可以不必採取措施的。如果38.5度以下要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38.5度以上就需要吃退燒葯了,長時間高燒容易引起高溫驚厥等不良反應,因此小寶寶一旦有發燒的症狀,必須要及時的觀察體溫情況,從而採取相應的退燒措施,如果高燒不退必須要及時的去醫院就醫哦。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