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送禮場合 » 靖江升學宴

靖江升學宴

發布時間: 2023-01-19 16:10:30

1、泰州有什麼特色的菜嗎?

特色菜很多,下面列舉比較有名的10種菜。
1、魚餅:魚餅是江南水鄉的傳統美食,相傳當地人食用魚餅已有千年歷史。在泰州的溱潼古鎮上隨處可見賣魚餅的鋪子。魚餅一般是用白魚、青魚等魚製成魚泥,然後放於平鍋上用文火烙熟。非常好吃。
2、黃橋燒餅:黃橋燒餅之所以這么有名,是跟黃橋戰役分不開的。當年老百姓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燒餅一般有咸甜兩種口味,主要原料有麵粉,豬油,花生油,芝麻,肉鬆作為餡料,其特點:色澤金黃,香脆可口。
3、大煮干絲:泰州的干絲人分為煮干絲和燙干絲兩種。這里的干絲就是豆腐乾切絲。一般是將干絲加火腿絲、筍絲、口蘑絲、木耳絲等等,高檔的酒店是海參絲或燕窩絲,放在一起煮成湯。
4、馬橋餛飩:馬橋餛飩是泰州市靖江馬橋鎮的傳統美食。這里的餛飩餡很講究,一般是以豬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餡為主,但是每個餛飩里都有一隻淡水蝦,餛飩皮很薄,加蔥、鹽、味精、少許醬油和胡椒粉做湯。其特點:味道很鮮美,非常好吃。
5、蟹黃粉皮:是泰州當地著名的傳統小吃,是用蟹黃和粉皮做成的。其做法是把螃蟹蒸熟, 然後拆出蟹肉,放入蔥,蒜,生薑等料煸出油,然後把粉皮放在鍋里和蟹肉一起炒熟即可。其特點:色彩鮮明、蟹味濃郁、營養豐富。
6、鱖魚羊肉:是泰州靖江的傳統名吃,也是一道家常菜,也泰市靖江地區宴席上的大菜。是由羊肉和鱖魚做成的。鱖魚的肉質是十分的鮮嫩,然後搭配味道同樣鮮美的羊肉,想一下這兩種鮮美的食材煮出來的美食豈是一個鮮字能形容的。其特點:肉質鮮嫩、咸甜適口,味道鮮美。
7、黃橋肉渣:是當地的傳統特色小吃,就是把五花肉熬出油,就成了肉渣。可以直接吃或是炒菜吃都可以。其特點:香脆可口,非常有嚼勁。
8、泰州麻餅:是當地的土特產之一,相傳始創於清同治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麻餅有甜、咸兩種口味,麻餅的兩面,分別蘸滿芝麻。其特點: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咬一口讓人回味無窮。
9、靖江扒鳳腿:是泰州靖江當地的傳統名吃,也是當地宴上的大菜之一。它是用雞大腿扒燒而成,點綴以青菜心和雞蛋,其特點:色澤紅潤,肉質酥爛香醇,口味咸甜適中,南北皆宜。
10、靖江肉脯:是當地的傳統美食,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是豬後腿的瘦肉為原料,剔去筋絆,切成薄片,放在酒、醋、鹽等調料中腌著一夜。待入味後,煮熟用繩子穿起來掛在通風陰涼處晾乾。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做湯吃或炒著吃。

2、靖江有什麼特產呢?

靖江美食

1.靖江肉脯。當之無愧,第一名。有好幾種牌子,最好吃、最貴的當數「雙魚」,是靖江人的保留項目,第一品牌,有單盒裝和禮盒裝兩種。傳說蘇州、上海人也只認「雙魚」。由於技術外泄,導致現在市場上的肉脯種類很多。吃白粥的時候,加以碎的肉脯佐餐

2.長江三鮮:刀魚、鰣魚、河豚魚。刀魚比較有名,價格較高。鰣魚已經絕種。河豚魚,現在市面上的幾乎都是養殖的,毒性小,肉質尚可。河魚劇毒,吃的時候要廚師當面先嘗,沒事後才能動筷,但當年吃野生的時候,還是有人中毒,該魚毒是神經麻痹,效果快,死亡率高。內臟血液和卵巢一般深埋的說。但由於味道鮮美,便有「拚死食河豚」一說。總之,「長江三鮮」已名存實亡。


.長江三鮮:刀魚


河豚魚


水煮的河豚魚片

3.蟹黃湯包:國宴之一。用靖江當地的說法:出了靖江,所有的湯包都是對湯包的褻瀆。在南京中山路,中山大廈旁本來有一家,但不知什麼原因,拆了。偶曾經有幸見過湯包的做法:皮要上等。蟹黃、蟹肉+肉湯煮成瓊脂狀,冷卻後用皮裹住,要不留縫隙,否則在蒸的時候會露餡。吃湯包有句口決: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吸湯。加以醋和姜絲,上乘美味,傳說乾隆當年吃的時候把湯包當作包子吃,結果被滾燙的湯汁燙傷了龍嘴,但還是流連忘返。

蟹黃湯包

蟹黃湯包

4.羊肉:靖江人冬天吃羊肉的很多,靖江的羊肉和一江之隔的江陰的羊肉不一樣,靖江人吃羊肉怕腥味(本人靖江人),不像江陰似乎越腥越好(有所耳聞)...比較有名的有十圩橋羊肉(海龍羊肉店 廚師名),太和羊肉,桑木橋羊肉,八圩港羊肉.前三種最為有名,各有特色.但大多都只是在冬季才開門做生意的.

鱖魚羊肉

5.秈子粥。比以上的要普及。一般為元麥(靖江等地區)、大麥(泰興等地區),當地人都稱之為秈子粥。江陰等江南地區也有,稱為麥粉粥。秈稻的種植主要在華南熱帶及淮河以南亞熱帶的低地。因此僅江蘇省長江沿岸一帶有食用此粥的風俗。。在這種季節,小的時候,坐著小板凳在院子里乘涼喝粥,加一個冒油的咸鴨蛋,無比愜意。ps:秈子粥不加鹼的是白色,只有加鹼的才會紅。鹼較多了會澀,而且很紅,不好看。靖江有句土話:「秈子粥灌灌,養的像罐罐」。

6.季市大爐餅,遠近聞名。

7.酵。靖江話讀gao)饅頭燒餅。個大,飛碟狀,褐色,有芝麻,有嚼勁兒。

酒酵饅頭燒餅——這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不是饅頭燒餅,但人家就就饅頭燒餅。買一枚回家放入冰箱,吃時拿出切片,再用烤箱打熱,味道美極。勒克兒 攝

這家的酒釀饅頭燒餅走極端——大的饅頭燒餅三五斤重,小的一二兩,工藝都一樣:酒酵發好的面是半流質的,舀入特質的器皿中高溫快速半煎半蒸,七八成熟時,從器皿中倒出,小的放入超大油鍋里再炸半分鍾後撈起;大的,則放入特質的煎鍋里反復兩面煎,直到表面金黃後取出。這家的酒酵饅頭,小的就一個,大的切片,趁熱吃,額滴個神吔,里軟外酥,酒香撲鼻,好吃得緊!

8.馬橋餛飩。餛飩餡很講究,以豬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餡為主,基本每個餛飩里都有一隻淡水蝦,可不是蝦米哦,味道鮮美,餛飩皮很薄,加蔥、鹽、味精、少許醬油和胡椒粉做湯,最好有豬板油。因最早出自馬橋鎮,而得名馬橋餛飩,現已風靡靖江,走向全省。

9.老汁雞。又一平民食品。老汁的秘方是特配的,偶不懂的說。靖江季市鎮的最有名。


10.紅燒蹄膀。各地有各地的燒法。一般講究文火燉,甜而不膩。

11.團。通俗講,就是糯米粉包餡,雞蛋那麼大,煮法同餛飩,逢年過節必備。有芝麻餡,肉餡、豆沙、還有菜的,比之寧波湯圓一個字:香。

12.蟛蜞。個體小的螃蟹。一般不食用。但如果配以腌菜燒煮伴食早晚稀飯,堪稱難得的美食。童年的小孩大都最喜歡自己動手抓蟛蜞燒了吃,是難得的一種童真意趣。河邊、江邊俯拾皆是,亦可拿蟛蜞的螯和爪來炸,燒法同龍蝦,肉嫩賽螃蟹,江南人愛吃.蟛蜞爪螯,每到夏秋農閑,靖江沿江農民常會批量捉取.蟛蜞,然後運往長江對岸的蘇南城市,也能賣個好價錢。

13.竹筍。靖江曾經是竹器之鄉,竹筍嫩的時候,易折斷,回來燉鹹肉。

14金波酒。金波酒為靖江百年傳統名酒,靖江三寶之一。精心選用黨參、當歸、五味子、紅山枝、杜仲等三十六味名貴中葯,以傳統秘方精製,常飲延年益壽、駐顏健體。自清同治年間從宮廷傳入靖江民間以來,聲名遠揚。

15.香沙芋。香沙芋是沖積平原中特有的特產,其味道很香,粘而不膩,口感特好,老少皆宜,營養豐富。製作方法一種是干燒,即連皮煮,煮熟後去皮,蘸調料吃(此法靖江人叫「燒毛芋頭);一種是燴芋頭,將干燒好的芋頭去皮冷卻後,再用油燴,燴時加入少量的鹽、味精、蒜葉味道更佳 ;一種是同雞、豬肉、鰻魚等一起紅燒,做成菜餚。香沙芋還是贈送親友的佳品,陰歷八月半前後,是香沙芋收獲季節,這時鄉下人探親,訪友,往往送一些芋頭作禮物

16.靖江燒餅。靖江很好吃的一種特色。脆、酥可口,是普通百姓常吃的食品。

本地靠江,水產很多,鮰魚、鱸魚,各地都有。

早餐以粥、豆漿、豆花、油條(現炸的,要脆)、蒸飯、煎餅、包子(靖江管包子叫饅頭)、燒餅、面糕(就是不加餡的饅頭)

3、靖江的特產,風俗,名勝資料

靖江地處長江下游,自然條件優越,有「蘇中小江南」的美譽。水資源總量約7.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以引長江水為主,計2.2億立方米,豐富的水資源為發展水產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長江有刀魚、鰣魚、鮰魚、河豚等稀少魚種,內河有青、草、鯉、鯽、鯿等多種魚類。地下水源約5.1億立方米,水質優良,八圩鎮地下蘊藏的優質礦泉水,日開采量可達1200噸。礦產有煤,集中於孤山周圍,已探明儲量800萬噸,長江內有適宜建築用的江砂,其資源有待合理開發利用。全市土地分耕地、林園地、非耕地等,其中以耕地為主,利用率100%。稻、麥、油菜、大豆為主要農作物。野生植物、栽培植物種類繁多,糧食、蔬菜、花草、瓜果、葯材豐富,另有銀杏、杜仲、皂莢等珍貴稀有樹木。
靖江美食
1.靖江肉脯。當之無愧,第一名。有好幾種牌子,最好吃、最貴的當數「雙魚」,是靖江人的保留項目,第一品牌,有單盒裝和禮盒裝兩種。傳說蘇州、上海人也只認「雙魚」。由於技術外泄,導致現在市場上的肉脯種類很多。吃白粥的時候,加以碎的肉脯佐餐,實在逍遙至極。 2.長江三鮮:刀魚、鰣魚、河豚魚。刀魚比較有名,價格較高。鰣魚已經絕種。河豚魚,現在市面上的幾乎都是養殖的,毒性小,肉質尚可。河豚魚劇毒,吃的時候要廚師當面先嘗,沒事後才能動筷,但當年吃野生的時候,還是有人中毒,該魚毒是神經麻痹,效果快,死亡率高。內臟血液和卵巢一般深埋的說。但由於味道鮮美,便有「拚死食河豚」一說。總之,「長江三鮮」已名存實亡。 3.蟹黃湯包:國宴之一。用靖江當地的說法:出了靖江,所有的湯包都是對湯包的褻瀆。在南京中山路,中山大廈旁本來有一家,但不知什麼原因,拆
了。偶曾經有幸見過湯包的做法:皮要上等。蟹黃、蟹肉+肉湯煮成瓊脂狀,冷卻後用皮裹住,要不留縫隙,否則在蒸的時候會露餡。吃湯包有句口決: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吸湯。加以醋和姜絲,上乘美味,傳說乾隆當年吃的時候把湯包當作包子吃,結果被滾燙的湯汁燙傷了龍嘴,但還是流連忘返。 4.羊肉:靖江人冬天吃羊肉的很多,靖江的羊肉和一江之隔的江陰的羊肉不一樣,靖江人吃羊肉怕腥味(本人靖江人),不像江陰似乎越腥越好(有所耳聞)...比較有名的有十圩橋羊肉(海龍羊肉店 廚師名),太和羊肉,桑木橋羊肉,八圩港羊肉.前三種最為有名,各有特色.但大多都只是在冬季才開門做生意的. 5.秈子粥。比以上的要普及。。在這種季節,小的時候,坐著小板凳在院子里乘涼喝粥,加一個冒油的咸鴨蛋,無比愜意。ps:秈子粥不加鹼的是白色,只有加鹼的才會紅。鹼較多了會澀,而且很紅,不好看。靖江有句土話:「秈子粥灌灌,養的像罐罐」。 6.季市大爐餅,遠近聞名。 7.酵。靖江話讀gao)燒餅。個大,飛碟狀,褐色,有芝麻,有嚼勁兒。 8.馬橋餛飩。餛飩餡很講究,以豬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餡為主,基本每個餛飩里都有一隻淡水蝦,可不是蝦米哦,味道鮮美,餛飩皮很薄,加蔥、鹽、味精、少許醬油和胡椒粉做湯,最好有豬板油。因最早出自馬橋鎮,而得名馬橋餛飩,現已風靡靖江,走向全省。 9.老汁雞。又一平民食品。老汁的秘方是特配的,偶不懂的說。靖江季市鎮的最有名。 10.紅燒蹄膀。各地有各地的燒法。一般講究文火燉,甜而不膩。 11.團。通俗講,就是糯米粉包餡,雞蛋那麼大,煮法同餛飩,逢年過節必備。有芝麻餡,肉餡、豆沙、還有菜的,比之寧波湯圓一個字:香。 12.蟛蜞。個體小的螃蟹。一般不食用。但如果配以腌菜燒煮伴食早晚稀飯,堪稱難得的美食。童年的小孩大都最喜歡自己動手抓蟛蜞燒了吃,是難得的一種童真意趣。河邊、江邊俯拾皆是,亦可拿蟛蜞的螯和爪來炸,燒法同龍蝦,肉嫩賽螃蟹,江南人愛吃.蟛蜞爪螯,每到夏秋農閑,靖江沿江農民常會批量捉取.蟛蜞,然後運往長江對岸的蘇南城市,也能賣個好價錢。 13.竹筍。靖江曾經是竹器之鄉,竹筍嫩的時候,易折斷,回來燉鹹肉。 14金波酒。金波酒為靖江百年傳統名酒,靖江三寶之一。精心選用黨參、當歸、五味子、紅山枝、杜仲等三十六味名貴中葯,以傳統秘方精製,常飲延年益壽、駐顏健體。自清同治年間從宮廷傳入靖江民間以來,聲名遠揚。 15.香沙芋。香沙芋是沖積平原中特有的特產,其味道很香,粘而不膩,口感特好,老少皆宜,營養豐富。製作方法一種是干燒,即連皮煮,煮熟後去皮,蘸調料吃(此法靖江人叫「燒毛芋頭);一種是燴芋頭,將干燒好的芋頭去皮冷卻後,再用油燴,燴時加入少量的鹽、味精、蒜葉味道更佳 ;一種是同雞、豬肉、鰻魚等一起紅燒,做成菜餚。香沙芋還是贈送親友的佳品,陰歷八月半前後,是香沙芋收獲季節,這時鄉下人探親,訪友,往往送一些芋頭作禮物。 16.黃橋燒餅。靖江很好吃的一種特色。脆、酥可口,是普通百姓常吃的食品。 本地靠江,水產很多,鮰魚、鱸魚,各地都有。 早餐以粥、豆漿、豆花、油條(現炸的,要脆)、蒸飯、煎餅、包子(靖江管包子叫饅頭)、燒餅、面糕(就是不加餡的饅頭) 中餐主食一般是米飯。 晚餐多種,不贅述。 清淡,色香味俱全,不甜,不膩。
民俗風情
弦八彈 靖江民間為婚慶渲染氣氛的小型絲竹樂隊,常用樂曲有《八段景》、《誦腔》、《浪淘沙》、《梅花三弄》等。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群眾的需要,現今弦八彈在保留傳統曲目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流行歌曲的演奏。 講經 元末明初傳入靖江,經過民間藝人長期口頭加工,至清末達到定型階段。由於講經具有可貴的原始性、獨特的地方性和鮮明的藝術性,深受海內外專家的重視。他們稱靖江講經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 腰鼓 興於解放初的群眾文藝活動,後因曲藝和戲劇的普及,腰鼓活動逐漸沉寂。改革開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尤其是中老年人將其作為娛樂健身活動。如今靖江的腰鼓隊遍及各個社區,不僅陣容強大,而且演技高超,成為群眾文化藝術的一大亮點。 孤山泥狗子 靖江傳統民間工藝品,已有數百年歷史。該工藝品由孤山風化的岩粉燒制而成,中空,首腹部有孔,可吹出蛐蛐之聲,是兒童喜愛的玩具。除了製成泥狗,還可製成雞、豬、老虎等動物形狀。 孤山廟會 靖江歷史上曾是多廟之縣,凡是大廟均有廟會。孤山寺歷史悠久,名聞遐邇,每年三月初三的廟會更是規模宏大。是日,廟里的僧侶舉行佛事,善男信女朝山進香,而山下則有數以萬計的群眾從事各種貿易活動,其場面十分壯觀。 小獅子舞 極富靖江特色的民間舞蹈。其特點是舞獅人模擬小獅子的各種姿態,一邊騰挪撲逗,一邊變換隊形,將小獅子威武、健壯、憨厚、活潑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該舞蹈曾多次在省內比賽中獲獎。 盪湖船 普及全國的民間舞蹈,但靖江的盪湖船自有特色。外地盪湖船為「船娘」、「艄公」2人配檔,而靖江盪湖船多為「艄公」、「船婆」、「撐兄」、「船娘」4人配檔,並有樂隊、伴唱隊伴唱。 打蓮湘 新世紀靖江再度興起的民間舞蹈。舞蹈者一邊敲擊蓮湘,一邊表演各種舞蹈動作,在清脆而有節奏的響聲中不斷變換隊形。舞蹈者可以自舞自唱,也可由合唱隊伴唱。 秧歌舞 靖江秧歌舞興於解放初,後被更具表演性的民族舞和現代舞所取代。20世紀末,在全民健身運動的熱潮中,群眾性的秧歌舞再度興起。現今的秧歌舞既有傳統特色,又融入了民族舞和現代舞的表演技巧,令人耳目—新。 龍燈舞 靖江的龍燈舞富有特色,龍頭、龍尾、龍珠製作都很講究。表演時,隨著鑼鼓的伴奏,舞龍者耍出「二龍戲珠」、「金龍盤柱」、「疊羅漢」、「撬荷花」等各種招式,將龍的動態和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屋脊藝術 靖江房屋建築的一大特色。匠人運用「堆灰」和「瓦花」工藝,在屋脊上製成「喜鵲登梅」、「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麒麟送子」等各種圖案,使屋脊富麗堂皇、美不勝收。靖江的屋脊藝術早為民俗學家所重視,有些專家學者還對此作了專門研究,並有文章在報刊發表。 唱鳳凰 流行於靖江農村的民間藝術。其道具是一隻紙扎的造型優美、色彩斑斕的鳳凰。鳳凰是傳說中的吉祥之烏,所以唱鳳凰的藝人,大都在春節期間去各村各戶演唱,以表示對主家的良好祝願。唱詞有的是先編後唱,也有的是現編現唱,並用鑼鼓伴奏,渲染節日的喜慶氣氛。
民間習俗
廟會習俗:靖江歷史上是個多廟會的縣,鼎盛時期,有大小廟宇160多座,還不包括村村皆有的土地廟在內。因為多廟,自然就有很多廟會。廟會也叫香期,即善男信女們集中進廟燒香的日子。各廟的香期都不同。靖江有「三月三,上孤山」的說法。而城隍廟的想起有四次:正月十五、清明節、七月半和十月初一。其他的廟也都有自己的香期。廟會是善男信女的神聖的節日。這一天,他們天不亮就起身,齋戒沐浴,換上干凈整潔的衣服,背著香袋向廟里走去。香袋是杏黃色的,上有「朝山進香」四個字,內裝香燭紙馬。 春節習俗:正月初一婦女不上灶燒早飯,忌污穢神明,讓其帶好孩童不致哭鬧,圖開頭大吉。早餐吃米粉圓子,稱「團圓」。對上門拜年者,款以花生、蠶豆、瓜子、糖果等,謂之「甜嘴」。午餐吃餛飩、團或除夕剩餘之飯菜,意為「年年有餘」。午後,三五結伴擲骰子、玩紙牌、搓麻將以消遣取樂,直至「落燈」(正月十八)洗手。整日間,「送財神」、調「蒼龍」者(變相乞討)走街串巷,調龍燈、舞獅子等民間文藝活動遍及城鄉。將晚,各家呼孩童早睡,不點燈火,謂不幹擾「鼠婚」。當晚各戶將地掃凈,初二不掃地,謂地生日。初二起,外出拜年。拜年之規,先近親後遠親,一直延續到初七八日。俗說:「拜年拜到初七八,有酒剩點壇子腳」。初五敬財神,城鎮商賈之家多以重禮祭祀。 靖江的元宵節,農家用米屑做成雞、魚、豬、鴨、棉花包、果品等模型,塗以彩色蒸熟,早晨供於佛前,焚香點燭,以祈「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靖城、季市等較大集鎮還舉行花燈活動。農村龍燈、花船亦雲集於市。此日,各廟宇為自然香期,信者去寺廟燒香。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湧向街市看燈看戲。故農村稱生下的女孩為「正月半上街的」。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間在佛像前點燭掌燈,歡聚於燈前,有的約鄰居聚於一堂,在佛前請「九姑娘」,卜問少女的愚、智;或請「田禾姑娘」、「灰堆姑娘」、「屎缸姑娘」等等,預卜當年年歲豐歉、人畜吉凶。如有患眼疾者,還許願於來年燈期懸掛「天燈」。
名勝有馬洲公園,孤山風景區等。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