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開業剪綵
1、為什麼開業要剪綵?
剪綵的來歷有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剪綵起源於西歐。古代,西歐造船業比較發達,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了防止人群擁向新船而發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離船體較遠的地方,用繩索設置一道「防線」。等新船下水典禮就緒後,主持人就剪斷繩索讓觀眾參觀。後來繩索改為綵帶。人們就給它起了「剪綵」的名稱。
另一種傳說,剪綵最早起源於美國。1912年,美國一家大百貨商店將要開業,老闆為了討個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門打開,並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以引人注目。可是,在離開店前不久,老闆的一個10歲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哈叭狗從店裡竄出來,無意中碰斷了這條布帶。頓時,在門外久等的顧客,魚貫而入,爭相購買貨物。
不久,老闆又開一家新店,他又讓其女兒有意把布帶碰斷。果然又財源廣進。於是,人們認為小女兒碰斷布帶的做法是一個好兆頭,群起仿效,用綵帶代替布帶,用剪刀剪斷綵帶來代替小孩碰斷布帶,沿襲下來,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綵」儀式
2、店鋪開張中揭牌、剪綵、放鞭炮的先後順序是什麼?
店鋪開張的先後順序:揭牌、剪綵、放鞭炮。
示例:
XXX專賣店開業剪綵流程
一、前期准備
1.開業時間:確定 XXX專賣店的開業時間。
2.邀請嘉賓:提前邀請參加開業剪綵的嘉賓:政府領導、行業協會領導、公司領導、客戶代表、社會名流等。
3.廣告宣傳:小區傳單、牆體廣告等。
4.現場布置:
(1)店內布置:橫幅、畫冊、小旗子等。
(2)剪綵舞檯布置:有條件的可以在專賣店門口搭建舞台最好,也可以租用專門的剪綵舞台。布置物料包括:舞台、紅地毯、大噴繪背景、鮮花、講台、話筒、音響、禮炮等。
5.提前綵排:有條件可在剪綵前一天進行綵排,熟悉流程。
二、剪綵流程
1.進場准備:檢查現場布置情況。主持人、禮儀小姐、鑼鼓醒獅隊、工作人員進場,全體聽候統一指揮,播放迎賓背景音樂,進入接待賓客狀態。
2.迎接嘉賓:店長、工作人員迎接嘉賓的到來,禮儀小姐負責嘉賓簽到、禮品發放、佩戴胸花等。
3.安排就座:禮儀小姐引導賓客到指定席位就做。
4.儀式開始:主持人開場,致歡迎詞,宣布儀式開始。
5. 奏歌鳴炮:樂隊應演奏音樂,現場燃放鞭炮,全體到場者應該熱烈鼓掌。
6.介紹來賓:介紹出席賓客。嘉賓此時可站立起來向大家致意。背景音樂配合,音樂音量不可過高。
7.貴賓致辭。主持人邀請特別貴賓致辭。
8.點睛儀式:主持人邀請特別貴賓為醒獅點睛。背景音樂配合,音樂音量不可過高。點睛之後進行舞獅表演,鑼鼓配合。
9.剪綵嘉賓上場:舞獅下場後,主持人一一(有請)介紹剪綵嘉賓上場,背景音樂配合,音樂音量不可過高。此時助剪同時就位:拉彩者兩名站舞台兩端將綵帶拉開;托盤小姐托著裝有白色手套、剪刀的托盤;捧花者捧著花球。站好位置,給剪綵者留前面最合適位置。
10.剪綵儀式:剪綵貴賓就位後,背景音樂暫停,主持人宣布剪綵儀式開始,貴賓剪綵時,鑼鼓齊鳴,音樂再次響起,醒獅歡舞,鞭炮禮炮齊鳴,典禮進行到高潮。
11.慶典活動結束,開始當天的促銷與生意洽談等。
三、物料裝備
除現場布置的無聊外,剪綵過程中需用到的物料尤其要引起重視:
1.紅緞帶,亦即剪綵儀式之中的「彩」。紅緞帶上所結花團數應比剪綵者人數多上一個,使每位剪綵者都處於兩朵花團之間。
2.新剪刀,專供剪綵者在儀式上剪綵時使用。每位剪綵者人手一把,必須嶄新、鋒利而順手,事先應認真檢查剪刀是否已經開刃。在剪綵儀式結束後,可將每位剪綵者所使用的剪刀包裝之後贈送給剪綵者作紀念。
3.白色薄紗手套,專為剪綵者所准備,要確保其數量充足、大小適度、嶄新平整、潔白無暇。
4.托盤,在剪綵儀式上是托在禮儀小姐手中的,用作盛放紅色緞帶、剪刀、白色薄紗手套。托盤要求嶄新、潔凈,首選銀色的不銹鋼製品,使用時上鋪紅色絨布或綢布,為每一位剪綵者配置一隻專為其服務的托盤,同時紅色緞帶由一隻用托盤盛放。
四、人員准備
1.主持人,現場主持。
2.剪綵者,即在剪綵儀式上持剪刀剪綵之人。剪綵者應著套裝、套裙或制服,將頭發梳理整齊。不允許戴帽子,或者戴墨鏡,也不允許其穿著便裝。若剪綵者僅為一人,則其剪綵時居中而立即可。若剪綵者不止一人時,則其同時上場剪綵時位次是:中間高於兩側,右側高於左側。
3.助剪者,指的是剪綵者剪綵的一系列過程中從旁為其提供幫助的人員。稱剪綵禮儀小姐,分為迎賓者、引導者、服務者、拉彩者、捧花者、托盤者。
迎賓者的任務,是在活動現場負責迎來送往;引導者的任務,是在進行剪綵時負責帶領剪綵者登台或退場;服務者的任務,是為來賓尤其是剪綵者提供飲料,安排休息之處;。拉彩者的任務,是在剪綵時展開、拉直紅色緞帶;捧花者的任務則在剪綵時手托花團;托盤者的任務,則是為剪綵者提供剪刀、手套等剪綵用品。
4.禮儀小姐,相貌較好、身材頎長、年輕健康、氣質高雅、音色甜美、反應敏捷、機智靈活、善於交際。禮儀小姐的最佳妝束應為:化淡妝、盤起頭發,穿款式、面料、色彩統一的單色旗袍,配肉色連褲絲襪、黑色高跟皮鞋。除戒指、耳環或耳釘外,不佩戴其他任何首飾。
5.現場觀眾。客戶、消費者等等。
五、注意事項
1.登場與站場
當主持人宣告進行剪綵之後,禮儀小姐即應率先登場。在上場時,禮儀小姐應排成一行,從兩側同時登台,或是從右側登台均可。登台之後,拉彩者與捧花者應當站成一行,拉彩者處於兩端拉直紅色緞帶,捧花者雙手手捧一朵花團。托盤者須站立在拉彩者與捧花者身後 一米左右,並且自成一行。
2.剪綵配合
在剪綵者登台時,引導者應在其左前方進行引導,使之各就各位。剪綵者登台時,宜從右側出場,登台時應列成一行,並且使主剪者行進在前。當剪綵者均已到達既定位置之後,托盤者應前行一步,到達前者的右後側,以便為其遞上並剪刀、手套。在主持人向全體到場者介紹剪綵者時,後者應面含微笑向大家欠身或點頭致意。剪綵者行至既定位置之後,應向拉彩者、捧花者含笑致意。當托盤者遞上剪刀、手套,亦應微笑著向對方道謝。
在正式剪綵前,剪綵者應首先向拉彩者、捧花者示意,待其有所准備後,集中精力,右手手持剪刀,表情莊重地將紅色緞帶一刀剪斷。若多名剪綵者同時剪綵時,其他剪綵者應注意主剪者動作,與其主動協調一致,力爭大家同時將紅色緞帶剪斷。按照慣例,剪綵以後,紅色花團應准確無誤地落入托盤者手中的托盤里,而切勿使之墜地。為此,需要捧花者與托盤者的合作。
剪綵者在剪綵成功後,可以右手舉起剪刀,面向全體到場者致意。然後放下剪刀、手套於托盤之內,舉手鼓掌。接下來,可依次與主人握手道喜,並列隊在引導者的引導下退場。退場時,一般宜從右側下台。待剪綵者退場後,其他禮儀小姐方可列隊由右側退場。不管是剪綵者還是助剪者在上下場時,都要注意井然有序、步履穩健、神態自然。在剪綵過程中,更是要表現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3、開業為何要剪綵?
剪綵最早起源於美國。1912年,美國聖安東尼奧州的華狄密鎮上一家大百貨商店將要開業,老闆為了討個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門打開,並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以引人注目。可是,在離開店前不久,老闆的一個10歲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狗從店裡竄出來,無意中碰斷了這條布帶。頓時,在門外久等的顧客,魚貫而人,爭相購買貨物。不久以後,當老闆的第二家分店要開張時,他忽然想起了第一次開張時的盛況,於是又如法炮製一番,果然又財源廣進。於是,人們認為小女孩碰斷布帶的做法是一個好兆頭,群起仿效,用綵帶代替布帶,用剪刀剪斷綵帶來代替小孩碰斷布帶,沿襲下來,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綵」儀式。
4、開業剪綵祝賀話
1、開業大吉,事事如意,生意興隆,友人廣聚,經營有道,財源滾滾,上下齊心,紅火滿門,喜笑顏開,早日發財。恭賀朋友開店大吉,願事業順心,富貴吉祥。
2、今天是個好日子,開張大吉又大利,財源滾滾運氣亨通,從此踏進老闆人生。昨天的積淀,明天的期盼,還有今天的腳踏實干。洋溢的喜氣,一臉的和氣,從此一定一本萬利。
3、幸福日子,健康十分,把握快樂,感受開心,開店喜慶,喜氣遠揚,開店幸福,幸福飛揚,開店輝煌,輝煌走遠,開店成功,成功瘋長,願你開店有喜,萬事如意。
4、開業大吉,財神來到,祝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訂單不斷,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百年之後,成就百年老字型大小。
5、開業大吉財源路,人生事業的起步。願你擁有三氣,一氣是人氣,廣邀四方朋友。一氣是財氣,廣聚四方財源。一氣是和氣,全體員工團結一致。生意興隆那是必須滴。
6、交好運,迎新光,店面開張,紅火日,幸福時,財氣奔來,生意好,財運好,日子漸好,夢想近,成功望,未來幸福展望,打開獨立經營夢,開始奮斗拼搏情,願你萬事順暢。
7、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祝你開業興隆,財興旺。 財源茂盛,達八方。 事業順利,福高照。 日進斗金,門庭鬧。生意從此紅紅火火。
8、鞭炮聲聲響,笑容在臉龐,花籃兩排放,賓客請進堂,生意漸漸旺,人脈漸漸廣,財源漸漸寬,幸福漸漸長,店面一開張,夢想就見光,願你開店有喜,興隆順暢。
9、發一條簡訊,祝你財源滾滾,日進斗金;送一束鮮花,祝你開業吉祥,紅火發達;傳一份真情,祝你蒸蒸日上,生意興隆。
10、紅火的日子開始店面,紅火的生意經營店面,紅火的財運輝煌店面,紅火的未來幸福滿面,紅火伴隨著你,願你幸福往前趕,願你開店大吉,生意紅火,萬事如意,一切順利。
11、兄弟今天開業,一條簡訊送去我的祝福,祝你: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萬事如意,日進斗金;大吉大利,一本萬利;一帆風順,財源滾滾!
12、恭賀開張,致此幾句箴言寥表心意。喜氣洋洋,運氣亨通,和氣做事,人氣高漲,顧客為上,錢途無量,踏實肯干,蒸蒸日上。
13、開業大吉,願你策馬揚鞭齊聚人氣,廣邀四路財神廣積財氣,團結一心共聚和氣,禮炮陣陣集合喜氣,擁有四氣,定能生意興隆財運滾滾,宏圖大展蒸蒸日上。
14、鮮花含苞欲放,事業蒸蒸日上,禮炮隆隆聲響,財源久久長長,鑼鼓喧鬧震天,福星高照財茂,親朋好友祝賀,生意興隆財旺。祝你開業大吉,財源廣進。
15、晨風吹,陽光照。朋友店,開張了。你剪綵,我放炮。店主喜,顧客笑。和和氣氣待來客,鈔票長腿往家跑。勤勞催開幸福花,金幣銀幣塞滿包。
16、經營店面是一項事業,多用心做好,開啟店面是一種選擇,多用心努力,店面開張是一種拼搏,多盡心付出,店面開始是一種機會,全心去料理,願你開店吉祥走下去,成功伴你更如意。
5、開業 剪綵
剪綵由來
剪綵儀式的由來
上世紀初葉,在美國的一個鄉間小鎮上,有家商店即將開業。店主為了阻止蜂擁而至的顧客在正式營業前闖入店內,將用以優惠顧客的便宜貨爭購一空,便隨便找來一條布帶子拴在門框上。誰曾料到這項臨時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發了擠在店門之外的人們的好奇心,他們更想早一點進入店內,對即將出售的商店先睹為快。
正當店門之外的人們有些迫不急待的時候,店主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狗突然從店裡跑出來,將拴在店門上的布帶子碰落在地。人們誤以為這是該店為了開張誌喜所搞的「新把戲」,於是立即一擁而入,大肆搶購。讓店主轉怒為喜的是,他的這家小店在開業之日的生意居然紅火得令人難以置信。
剪綵,從一次偶然的「事故」發展為一項重要的活動程序,再進而演化為一項隆重而熱烈的儀式的過程之中,其自身也在不斷發展,不斷變化。例如,剪綵者先是由專人牽著一條小狗來充當,讓小狗故意去碰落店門上所拴著的布帶子。接下來,改由兒童擔任,讓他單獨去撞斷門上拴著的一條絲線。再後來,剪綵者又變成了妙齡少女,她的標准動作,是當眾撞落拴在門口上的大紅緞帶。到了最後,剪綵則被定型為邀請社會賢達和當地官員,用剪刀剪斷禮儀小姐手中所持的大紅緞帶。
剪綵儀式的程序 。
在組織剪綵儀式時,是沒有必要一味地求新、求異、求轟動,而脫離了自己的實際能力。勤儉持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商界人士所必須銘記在心的。
從操作的角度來進行探討,目前所通行的剪綵的禮儀主要包括剪綵的准備、剪綵的人員、剪綵的程序、剪綵的作法等四個方面的內容。以下,就分別擇其要點進行介紹。
首先,剪綵的准備必須一絲不苟。與舉行其他涉及到場地的布置、環境的衛生、燈光與音響的准備、媒體的邀請、人員的培訓,等等。在准備這些方面時,必須認真細致,精益求精,這自不待言。
除此之外,尤其對剪綵儀式上所需使用的某些特殊用具,諸如紅色緞帶、新剪刀、白色薄紗手套、托盤以及紅色地毯,仔細地進行選擇與准備。
其次,剪綵的人員必須審慎選定。
在剪綵儀式上,最為活躍的,當然是人而不是物。因此,對剪綵人員必須認真人進行選擇,並於事先進行必要的培訓。 除主持人之外,剪綵的人員主要是由剪綵者與助剪者等兩個主要部分的人員所構成的。以下,就分別來簡介一下對於他們主要禮儀性要求。
在剪綵儀式上擔任剪綵者,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剪綵儀式檔次的高低,往往也同剪綵者的身份密切相關。因此,在選定剪綵的人員時,最重要的是要把剪綵者選好。
剪綵者,即在剪綵儀式上持剪刀剪綵之人。根據慣例,剪綵者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幾個人,但是一般不應多於五人。通常,剪綵者多由上級領導、合作夥伴、社會名流、員工代表或客戶代表所擔任。
確定剪綵者名單,必須是在剪綵儀式正式舉行之前。名單一經確定,即應盡早告知對方,使其有所准備。在一般情況下,確定剪綵者時,必須尊重對方個人意見,切勿勉強對方。需要由數人同時擔任剪綵者時,應分別告知每位剪綵者屆時他將與何人同擔此任。這樣作,是對剪綵者的一種尊重。千萬不要「臨陣磨槍」,在剪綵開始前方才強拉硬拽,臨時找人湊數。
必要之時,可在剪綵儀式舉行前,將剪綵者集中在一起,告之對方有關的注意事項,並稍事訓練。按照常規,剪綵者應著套裝、套裙或制服,將頭發梳理整齊。不允許戴帽子,或者戴墨鏡,也不允許其穿著便裝。
若剪綵者僅為一人,則其剪綵時居中而立即可。若剪綵者不止一人時,則其同時上場剪綵時位次的尊卑就必須予以重視。一般的規矩是:中間高於兩側,右側高於左側,距離中間站立者愈遠位次便愈低,即主剪者應居於中央的位置。需要說明的是,之所以規定剪綵者的位次「右側高於左側」,主要是因為這是一項國際慣例,剪綵儀式理當遵守。其實,若剪綵儀式並無外賓參加時,執行我國「左側高於右側」的傳統作法,亦無不可。
助剪者,指的是剪綵者剪綵的一系列過程中從旁為其提供幫助的人員。一般而言,助剪者多由東道主一方的女職員擔任。現在,人們對她們的常規稱呼是禮儀小姐。
具體而言,在剪綵儀式上服務的禮儀小姐,又可以分為迎賓者、引導者、服務者、拉彩者、捧花者、托盤者。迎賓者的任務,是在活動現場負責迎來送往。引導者的任務,是在進行剪綵時負責帶領剪綵者登台或退場。服務者的任務,是為來賓尤其是剪綵者提供飲料,安排休息之處。拉彩者的任務,是在剪綵時展開、拉直紅色緞帶。捧花者的任務則在剪綵時手托花團。托盤者的任務,則是為剪綵者提供剪刀、手套等剪綵用品。
在一般情況下,迎賓者與服務者應不止一人。引導者既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為每位剪綵者各配一名。拉彩者通常應為兩人。捧花者的人數則需要視花團的具體數目而定,一般應為一花一人。托盤者可以為一人,亦可以為每位剪綵者各配一人。有時,禮儀小姐亦可身兼數職。
禮儀小姐的基本條件是,相貌較好、身材頎長、年輕健康、氣質高雅、音色甜美、反應敏捷、機智靈活、善於交際。禮儀小姐的最佳妝束應為:化淡妝、盤起頭發,穿款式、面料、色彩統一的單色旗袍,配肉色連褲絲襪、黑色高跟皮鞋。除戒指、耳環或耳釘外,不佩戴其他任何首飾。有時,禮儀小姐身穿深色或單色的套裙亦可。但是,她們的穿著打扮必須盡可能地整齊劃一。必要時,可向外單位臨時聘請禮儀小姐。
再次,剪綵的程序必須有條不紊。
在正常情況下,剪綵儀式應在行將啟用的建築、工程或者展銷會、博覽會的現場舉行。正門外的廣場、正門內的大廳,都是可予優先考慮的。在活動現場,可略作裝飾。在剪綵之處懸掛寫有剪綵儀式的具體名稱的大型橫幅,更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來說,剪綵儀式宜緊湊,忌拖沓,在所耗時間上愈短愈好。短則一刻鍾即可,長則至多不宜超過一個小時。
按照慣例,剪綵既可以是開業儀式中的一項具體程序,也可以獨立出來,由其自身的一系列程序所組成。獨立而行的剪綵儀式,通常應包含如下六項基本的程序:
第一項,請來賓就位。在剪綵儀式上,通常只為剪綵者、來賓和本單位的負責人安排座席。在剪綵儀式開始時,即應敬請大家在已排好順序的座位上就座。在一般情況下,剪綵者應就座於前排。若其不止一人時,則應使之按照剪綵時的具體順序就座。
第二項,宣布儀式正式開始。在主持人宣布儀式開始後,樂隊應演奏音樂,現場可燃放鞭炮,全體到場者應熱烈鼓掌。此後,主持人應向全體到場者介紹到場的重要來賓。
第三項,奏國歌。此刻須全場起立。必要時,亦可隨之演奏本單位標志性歌曲。
第四項,進行發言。發言者依次應為東道主單位的代表、上級主管部門的代表、地方政府的代表、合作單位的代表,等等。其內容應言簡意賅,每人不超過三分鍾,重點分別應為介紹、道謝與致賀。
第五項,進行剪綵。此刻,全體應熱烈鼓掌,必要時還可奏樂或燃放鞭炮。在剪綵前,須向全體到場者介紹剪綵者。
第六項,進行參觀。剪綵之後,主人應陪同來賓參觀被剪綵之物。儀式至此宣告結束。隨後東道主單位可向來賓贈送紀念性禮品,並以自助餐款待全體來賓。
最後,剪綵的作法必須標准無誤。
進行正式剪綵時,剪綵者與助剪者的具體作法必須合乎規范,否則就會使其效果大受影響。
當主持人宣告進行剪綵之後,禮儀小姐即應率先登場。在上場時,禮儀小姐應排成一行行進。從兩側同時登台,或是從右側登台均可。登台之後,拉彩者與捧花者應當站成一行,拉彩者處於兩端拉直紅色緞帶,捧花者各自雙手手捧一朵花團。托盤者須站立在拉彩者與捧花者身後一米左右,並且自成一行。
在剪綵者登台時,引導者應在其左前方進行引導,使之各就各位。剪綵者登台時,宜從右側出場。當剪綵者均已到達既定位置之後,托盤者應前行一步,到達前者的右後側,以便為其遞上並剪刀、手套。
剪綵者若不止一人,則其登台時亦應列成一行,並且使主剪者行進在前。在主持人向全體到場者介紹剪綵者時,後者應面含微笑向大家欠身或點頭致意。
剪綵者行至既定位置之後,應向拉彩者、捧花者含笑致意。當托盤者遞上剪刀、手套,亦應微笑著向對方道謝。
在正式剪綵前,剪綵者應首先向拉彩者、捧花者示意,待其有所准備後,集中精力,右手手持剪刀,表情莊重地將紅色緞帶一刀剪斷。若多名剪綵者同時剪綵時,其他剪綵者應注意主剪者動作,與其主動協調一致,力爭大家同時將紅色緞帶剪斷。
按照慣例,剪綵以後,紅色花團應准確無誤地落入托盤者手中的托盤里,而切勿使之墜地。為此,需要捧花者與托盤者的合作。剪綵者在剪綵成功後,可以右手舉起剪刀,面向全體到場者致意。然後放下剪刀、手套於托盤之內,舉手鼓掌。接下來,可依次與主人握手道喜,並列隊在引導者的引導下退場。退場時,一般宜從右側下台。
待剪綵者退場後,其他禮儀小姐方可列隊由右側退場。
不管是剪綵者還是助剪者在上下場時,都要注意井然有序、步履穩健、神態自然。在剪綵過程中,更是要表現得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詳見http://ke.baidu.com/view/6209.html?wtp=tt
6、什麼是剪綵儀式?
每逢新店開張的時候,人們總要在店門口舉行隆重的剪綵儀式。儀式通常是這樣的:兩個姑娘各拉一根紅綢帶的一端,站在店門前;在綢帶的正中,有一個大紅花朵;到了開張的那一刻,一個特意邀請的、有威望的人就會拿起剪刀,將綢帶剪斷。剪綵儀式結束後,新店就正式開張營業了。
說起剪綵儀式的來歷,還和一個小姑娘有關呢。
威爾遜先生是一個美國商人。在擁有一大筆資金後,威爾遜先生決定開一家大百貨公司。經過一番緊張的籌備,威爾遜先生選定了1912年的某一天,正式開張營業。
美國人做生意有一個傳統,就是必須早早把店門打開,打掃衛生,整理貨物,以准備迎接顧客。假如是新開張的店鋪,店主還要在店門口鬆鬆地系一條布帶子,等待正式營業的那個鍾點。
依照這些規矩,開張那天一清早,威爾遜先生就來到店中,打開店門,並在門口橫系好布帶。路上的一些行人看見這條布帶,就知道這家百貨公司馬上就要開門營業了。人們都靜靜地等在店前,有些人是想看看店裡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有些人是為了趁開店買點便宜貨。
就在人們默默等待的時候,忽然一個10歲左右的小姑娘,牽著一條哈巴狗,從店裡沖了出來。也許是威爾遜先生的布帶系得太不結實了,也許是小姑娘的沖勁太大了,總之布帶被撞斷了。
等待在店門前的顧客見布帶開了,以為百貨公司正式營業的時間到了,便沖進店裡,任意選購起貨物來。這一天,由於顧客很多,所以百貨公司賺了不少錢。
沒過幾年,威爾遜先生又開了一家百貨公司。在開張的那一天,威爾遜先生猛然想起自己的第一家百貨公司開張時的事。威爾遜先生覺得:上次,女兒撞斷布帶,給自己帶來了好運氣;這次為了討個吉利,還應該讓女兒撞斷布帶。
於是,開張時威爾遜先生有意讓女兒撞斷了布帶。威爾遜先生的第二家公司開張後,生意也格外紅火。人們都開玩笑說:「是撞斷布帶這個行為給威爾遜先生帶來了好運啊?」
這件事逐漸流傳開來,惹得人們爭相仿效。此後,凡是新開張的商店,店家都要邀請年輕姑娘來撕斷布帶。後來,新店開張的儀式越來越隆重,人們就開始邀請德高望重的人來主持,於是,剪綵儀式就形成了。
7、為什麼開業或者開幕的時候要剪綵?
因為喜慶
代表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