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指標
1、剛滿月齡的寶寶,哪些指標需要達標呢?
那麼說明他在這幾個月中身長增長不太理想的,一般我們的男孩子前三個月每個月會增長4厘米,3-6個月每個月增長2厘米,孩子到了5個月應該達到66厘米左右就比較標准。如果孩子比較瘦的話,可能是營養不太夠,那要給孩子足夠的奶量,5個月的孩子每天需要800毫升的奶量,這個是一定要保證的。
是要注意的是,要是寶寶10天就增重300g或以上,那就要注意一點了,寶寶超重過多容易肥胖,一直胖下去的話,13歲前不幫孩子控制,過了13歲就很難減肥了,我家兒子出生時候是七斤二兩,身長50,說實話,我都沒想到兒子會七斤多,因為我和我媳婦本身都不算高,也不怕,兒子卻不小,這一點真是挺滿意的。男寶寶跟女寶寶的身高體重標準是有所差別的,特別是在一歲以內男女寶寶的差別更為明顯,男寶寶的身高體重會普遍明顯大於女寶寶。
家寶寶去體檢中心七個月67里米還行,等到十個月70.3里米,這身高就不行。我覺得主要是吃的少,我家寶寶幾乎就吃母乳不吃輔食,就是D沒有按時給寶寶吃。我家寶寶三個月63.5cm,不過也是因人而異,寶爸寶媽不要著急,平時注意孩子各方面的營養,多曬曬太陽,會走路以後讓他多運動,特別是爬山的動作,有利於長身高。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沒有低於正常值下限,而且一直沿著自己的生長曲線增長就說明寶寶的生長是正常的。所以就是只有63厘米應該就是屬於中下的一個位置,特別是男孩子,媽媽要多選擇例如雞蛋,魚類,純牛奶給寶寶喝,還有要多多的運動幫助長高。
2、多少天算滿月
寶寶滿月應來該是從寶寶出生那日源起到第30天才算滿月。不過也有個別地區,認為寶寶到42天才算滿月,這主要是習俗不同,但是大多數地區都是按30天來計算的。新生兒在剛出生的第1個月,體重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大多數的孩子滿月的時候體重要比剛出生的時候重2~3斤左右,所以家長在孩子滿月的時候,一定要給寶寶稱體重,因為體重是衡量寶寶身體發育的重要指標。
家長除了要關注寶寶的體重增長之外,還要關注寶寶的疫苗注射,因為寶寶滿月的時候,就應該注射第2針乙肝疫苗了,第1針乙肝疫苗一般都是在寶寶出生7天之內注射的,第2針是在寶寶滿月時注射,第3針應該是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注射。接種疫苗非常重要,這不僅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還直接關繫到寶寶以後入學,所以家長一定要按照時間給寶寶接種相關的疫苗。
3、新生兒滿月之後體重幾斤正常?
新生兒滿月之後體重幾斤正常?
生理指標:滿月時,男嬰體重2.9-5.6公斤,身長49.7-59.5厘米;女嬰體重2.8-5.1公斤,身長49.0-58.1厘米發育指數:滿月時,俯卧抬頭,下巴離開床三秒;看眼前的移動物體:哭的時候,聽到聲音就會安靜;除了哭,它還會發出聲音;能用雙手握筆;張開嘴,模仿你的講話。據臨床觀察,寶寶滿月時的體重比出生時高3公斤左右。理論上,寶寶前半生每月增重0.7公斤是正常的。寶寶體重增加受出生體重、性別、喂養情況等影響。母親應該定期給新生兒餵奶。如果新生兒睡了很長時間,就要叫醒新生兒,然後餵奶。如果新生兒出現腹瀉,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媽媽平時的飲食不應該太油膩。喝一些加牛奶的湯有助於牛奶的分泌。媽媽們也要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以補充身體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C,保證營養均衡,也有利於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媽媽們應該堅持母乳喂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新生兒的抵抗力,還可以促進新生兒的吸收。一般來說,出生體重大的寶寶在滿月時體重會增加得更快。如果父母身體健康,寶寶長胖會更快。正常體重的新生兒會在第二周出現增重高峰,而早產兒一般增重較慢,增重高峰要到第三周才會出現,所以要計算實際月齡。早產兒在滿月時體重增加較少。
最近的研究發現,出生後的頭幾天體重異常增加可能會增加成年後患某些慢性病的風險。國外研究發現,新生兒出生後第一周體重每增加100 g,超重的風險就會增加28%。出生早期體重過度增加可能會增加成年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新生兒體重在第一周增長緩慢,而奶粉在第一周增長迅速。第二周後,母乳喂養會趕上奶粉喂養。這種體重增加的趨勢,恰恰對新生兒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