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
1、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率
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創造機會
1.巧設問題,激發學生去質疑、思考。「學起於思,思起於疑」。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抓住時機,巧妙設問,就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促使他們去質疑、思考。如教學圓柱體的體積時,可以這樣設計:我們在探究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是轉化為已學過的什麼圖形來計算的?怎樣轉化的?那我們今天要計算圓柱體的體積又可以轉化為已學過的什麼立體圖形來計算?如何轉化呢?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系呢?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藉助學具的拆、拼等形式主動去探究新知。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激發學生去主動參與。
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學這幾點,簡單又實用
2.因人而異,盡量讓學生參與。由於學生的智力和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客觀上存在著學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將問題與學生對應,讓學生去探究,發表意見,從而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獲。讓每個學生學到一定數學,讓每個學生在每一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
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學這幾點,簡單又實用
3.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時間,給學生一些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問題盡量讓孩子們自己去揭示,知識讓他們自己去探究,規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學法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而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設計一些情景,組織引導學生自己去參與研究,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學生一定的點撥,給學生一定的啟發,幫助學生總結歸納等。如:給學生創設觀察活動,讓學生自己通過對圖表、演示、板書的觀察去發現;給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對學具的操作,自己去探究其中的規律,關系;給學生交流、展示的機會,給學生提出問題讓他們多在小組內、班上與同學、老師一起互評互議,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登台講解等,以逐步完善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素質。
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學這幾點,簡單又實用
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教給學生一定的方法
讓學生學會學習」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未來社會對公民的要求。更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學到一定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教會學生上課應如何做,如何自學,如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給學生一定的研究方法,一定的思考方法等,只有讓學生掌握了一些參與的方法,他們才能有效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並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學這幾點,簡單又實用
三、提高課堂參與度——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課堂教學是師生多邊的活動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因此,教師必須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主動為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創設條件、創設情境,如教學」長方體的特徵」這一課,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1.首先教師出示若干個物體的包裝盒,讓學生先對他們進行分類,並敘述自己的分類理由。
2.教師拿起一個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的盒子讓學生觀察、觸摸長方體有什麼特徵。
3.通過學生的總結、教師的引導總結出長、正方體的所有特徵。
4.讓學生用橡皮泥做頂點、長短不同的細木棒做棱,四人一個小組合作製作一個長方體、一個正方體。通過這樣的設計,將操作、觀察、思維與語言表達結合在一起,不僅使學生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而且還啟迪了思維發展,達到了數學教學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技能的目的。
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學這幾點,簡單又實用
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設置認知沖突
學生的參與慾望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而學生的認知沖突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源泉,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學習的原因。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設置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慾望。如剛開始引入射線時先出示一幅夜景圖,然後提問大樓的旁邊是什麼?五顏六色的光線是怎樣射出來的?這些光線有盡頭嗎?通過這樣設計,層層深入,不斷設置認知沖突,引出射線的概念和特點,使學生始終處於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參與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