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和進火
1、湖南新房進火風俗,接火要怎麼接?
新房進火具體流程是什麼:
1、日課:進宅日課是非常重要的!日課選得好,就吉祥順利,選得差就會不利甚至出事故。
2、進宅入火儀式一般由*師主持,*師不到場時則由宅主自己主持。
3、傢具、電器、煤氣灶、餐具、熱水器、洗衣機、電腦等,均可提前搬入。神位必須第一個搬入。還有就是主人卧床。其他的可以以後再搬。
4、*化煞用品、旺財物品可提前請*師布置好。重視財位與煞位。
5、宅主提前准備好一些「利市」就是在兩個裝滿米的紅桶上放兩包裝了88元的紅包。
6、開門由宅主開門。需要打開排風扇並且煮一鍋水,表示風生水起。
7、喬遷新宅第一天晚上要開長明燈,可以連開二、三天長明燈。
8、水晶*物;可以利用水晶化煞招財增加夫*感情的功效,在適當位置擺放水晶球或者水晶洞.以及在*師的指導下正確運用自己家裡的吉凶位。
9、進宅後到神壇前擺上水果,上香、亮燭、敬酒、敬茶,先請天、地,再請神、仙(佛),再請祖宗,出門外請本地城隍、地主等。只上香,不燒紙。
10、有文昌房的宅,可使學子准備書、文房四寶、孔子神像、文昌塔等吉祥物,還有蔥、蒜等,進宅後挑入書房擺布並敬孔夫子。
11、主人上好香後,開動**或*球或金魚缸等旺財用品。
12、其他親朋戚友隨後進入新宅,來禮一齊搬入放好

搬家入宅要注意哪些:
1、入住新房第一次開火,意思就是家裡的爐灶要 打開,在一些地方是比較講究的,去當地最旺的酒樓,借到家裡的爐火的火種,自家的煤氣灶用這火種引燃,不講究的直接點灶開火就可以了,炒上幾個小菜,叫上親朋好友吃上一頓精心准備的入伙宴,朋友多家房人氣就越足,點火目的就像一隻沉睡的獅子,你把他叫醒才有能量!
2、入住新房時,都要鳴放炮仗,由家中輩份最高之人手上捧著火盆帶領一家人進去,意為暖屋暖房,也稱旺房旺屋,即生機之意。
3、入住新房時要開爐或開火煮一些好意頭的東西或做一頓飯,比如糖水等。開床開火也是進房的另一個重要標志,必定要在進房入伙當天完成。
4、入住新房當天,一定要燒一壺開水, 寓意財源滾滾。同時塞住各種池盆(廚房、衛生間等), 開啟水龍頭, 要細水慢流;因為細水長流,寓意盤滿缽滿之意。屋房內還可以開著風扇, 四圍吹風, 但不要向大門吹,有風生水起之意頭。
5、入住新房要"火庵",搬進去之前的前三天,家裡的燈要全部打亮,亮三天三夜,亮到你第三天搬進去,這叫火庵。亮三天三夜的意思是,火一照了,一方面旺了,家裡開始興旺。一方面空氣就開始流通,再下去呢,不好的也請他走開。"火庵"原本是指在蓋房子前,對在尚未動土的土地上做些火燒的類似儀式。
標簽:
2、喬遷是什麼意思?和進火的區別?
喬遷是搬新居的意思
進火是入宅,也有一套儀式。
喬遷就是說搬新居,沒有規定一定的儀式。
而進火有。
3、喬遷辦事叫什麼
喬遷辦事叫:喬遷之喜。
按照傳統習俗,喬遷新居最講究的是進火。在房子裝修好之後,人們首先會請一個算命先生,把全家人的生辰八字遞給他,讓他依據這些生辰八字,計算出最適合進火的日子,即擇定吉日良辰。
擇定的喬遷之日,亦有註明過火的時辰,到此時辰,房主要用一旦谷籮,一籮中放一燒好的火砵,籮口放一口鐵鍋;另一籮裡面裝蒸好的米飯。挑到新屋後,點起香燭,放起鞭炮,安好鍋後,將火砵中的火種引入新灶點燃,即謂進火。
喬遷儀式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1、喬遷時不可空手入屋:
搬家的那一天,第一次走進去的時候,手上一定拿一些貴重的東西。拿著米桶、存款簿、或裝有138元(一生發)的紅包,也就是第一次走進新屋時,不可以空手走進去。表示這家裡未來會很充實,財富越來越多的意思。
2、喬遷時入宅後不再修造施工:
還沒搬家前,可以盡量去隔間、敲敲打打、什麼地方要做都可以。一旦搬進去之後,盡量就不要再修造施工了。搬東西可以。如果要再做的話,就一定要擇日了。
3、喬遷時家有孕婦不搬家:
一定要搬家的話,可以請孕婦先回娘家住一陣子,等搬好後才入新居。孕婦盡量不要參加搬家的整個過程。
4、湖南新房進火風俗,接火要怎麼接
湖南新房進火風俗
房子砌好後,主人就要搬進新房裡去住,俗稱進火。按照湖南人的傳統習俗,喬遷新居最講究的是進火。進火之日,是要擇定吉日良辰的。
客家人進火的時辰是有講究的,一般都選擇在晚上,太早路上來往的人多,怕碰到不吉利的事情,怕別人說不吉利的話。進火前,除了鍋碗瓢盆,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提早搬過去。
進火的時候,做飯的鍋里要放米,炒菜的鍋里要放上肉和魚。還要從原來的家中生個火提進新家,最好在新家裡先生個火。
還要買一對紅燭、三根香等。在新家主人先在火盆里用木炭生火,並用紅線捆三把柴,到了進火的時辰,男主人端起火盆先進廚房,女主人拿著柴和裝米的鍋隨後進入。
當男主人把火放入新屋的火爐後,女主人立即將准備的木柴放在炭火上,讓木柴燃起來,叫做進火添柴(財),接著就鳴放鞭炮。這些禮俗做完後,再搬其他物件進屋。
(4)喬遷和進火擴展資料
新房進火定居是人們生活中建家立業的大事,六親九眷都會來恭賀。最為與眾不同的是進火人的岳丈,除一般的雞鴨糖果、糍粑、紅包外,還要給女婿、女兒送十個碗、十雙筷子、炒菜的鑊頭、米和油鹽,以示為女兒、女婿立業提供生活用品,代代相承,越吃越富。
在賓客祝賀開席吃進火酒時,陪客先生在開席行令前,還要吟唱賀詞,其賀詞大致是:「基開富有,運肇文明;滿堂榮慶,萬事大成。家發人旺,六畜振興;祥光滿戶,紫氣盈庭,花發上林,玉滿華廳;鸞集喬木,鳳立高門,萬事順意,入戶長興。」
陪客先生唱完賀詞,開席鞭炮齊鳴,主賓舉杯高聲道賀,席間熱鬧非凡。新屋裡充滿了喜氣,人人都沉浸在「新居之喜」的歡樂氣氛中。
5、新房搬家入火是啥子意思
中國民間新居入住時,從古到今皆沿襲帶火種的習俗,因此,中國民間入居新居普遍稱之為「進火」、「入火」。
中國有句成語叫「薪火相傳」,本義解釋是:「燃燒柴火,一根緊接著一根,永不熄滅。」引申意義是:「比喻學問傳授不絕,或種族、血統、文化等傳承,綿延不盡。」
這是中國自古就有的一種傳統習俗,是古代人對火崇拜的一種具體表達,並以此象徵種族、血統的傳承。
(5)喬遷和進火擴展資料
在喬遷新居時,我國各地除了儀式有所區別外,喬遷用物和使用順序也有所講究,各具特色,別有意味。
在浙江杭州、紹興地區,喬遷中最先搬入的是「發藍」 。發藍就是用彩紙糊的小竹簍,裡面存放著頭發等物,用於懸掛在廳室中柱的角頂。據說,最先搬入「發藍」是取其發達之意,搬入「發藍」後,再搬入梯子和曬小兒衣褲的「節節高」,取其步步登高之意。
然後,再搬入吉祥草、萬年青各兩盆,柴米各一擔,取「萬年吉祥」、「柴米豐足」之意。其後,再搬神堂、祖先堂及箱籠雜物,主人焚香供奉,其他人則不得言語,叫做「悶聲發大財」。
而在江蘇揚州,喬遷新居又大有不同。揚州人管喬遷新居叫「進宅」,進宅前,先搬一盆吉祥草和萬年青入戶,以象徵搬進新居後萬事吉祥;其後,再放鞭炮,搬進家堂神龕,以求獲得祖先庇佑。
然後,將「子孫桶」拎進房,以期「子孫平安、萬代綿長」;接著搬進傢具,並在傢具上放一些芝麻秸、安豆和蘆柴等物,象徵「節節高」、「安安穩穩」、「長遠發財」等。
可見,這搬遷用物和步驟每一步都很有講究,意味深遠。